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专题培训一览
一、主办单位
广西教育技术学学会、南宁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。
二、培训目标
旨在帮助中小学教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基础教育的核心方法,通过AI工具应用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,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科研创新能力。聚焦智能备课、精准教学评价、知识可视化设计及个性化资源开发,系统学习AI辅助教研、跨学科教学实践及教育管理优化策略,破解教学资源不足、方法单一等难题。同时关注技术应用的伦理边界,助力教师构建智慧课堂生态,推动教育过程公平化、学习方式个性化,实现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向赋能。
三、培训对象
中小学教师。
四、培训形式
进校线下集中培训,按各学校要求自主定制培训菜单。
五、培训内容
专题 |
培训主题 |
内容摘要 |
专题一 |
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强国建设 |
聚焦数字化时代如何引领教育强国建设,探索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路径。通过探讨政策支持、资源整合、技术落地等核心问题,为构建智能化、个性化、公平化的基础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。 |
专题二 |
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AI应用 |
聚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AI创新应用,内容涵盖政策解读、平台架构介绍、AI试验场剖析及教学案例展示,助力教师掌握应用方法,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。 |
专题三 |
AI赋能知识可视化 |
聚焦国内外人工智能的行业力量,以行业从业者角度通过实践案例(课题申报、教学成果凝练等)展示AI在知识可视化中的应用,结合技术工具(如DeepSeek+思维导图、PPT、Napkin AI等)实现分层可视化,并解析理论基础(分层可视化原理、八大图示、具体-抽象连续统等),助力教师高效呈现复杂知识,探讨科技浪潮的机遇与挑战。 |
专题四 |
AI赋能下的中小学教研与科研 |
聚焦AI赋能中小学教师教研与科研,针对“时间紧、资源少、方法难”问题,涵盖AI辅助选题、文献分析、数据处理等场景,结合案例提供实战指南,通过“理论讲解+工具演示+分组演练”助力教师掌握AI科研流程,探讨学术伦理与数据安全,打造个性化科研助手。 |
专题五 |
基于人工智能“教学评”一体化教学设计探索 |
“教、学、评”一体化将教学与评价深度融合,贯穿教学全程,构成动态循环。本专题分享其理念、SOLO分类理论,结合AI技术进行课程分析、建构知识链等,助力教师缩小评价与目标差距,优化教学,提升质量。 |
专题六 |
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科研的方法及使用边界 |
系统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教师提升科研效率,同时明确其伦理边界。专题涵盖五大核心应用场景:AI辅助外文文献翻译与阅读,帮助教师快速获取国际前沿成果;智能文献综述生成,高效梳理研究脉络与热点;学术写作优化,提供论文逻辑润色与降重支持;数据深度解读与课题研究设计,辅助构建科学的研究框架。 |
专题七 |
AI时代课堂教学的体系化重构:路径、实践与思考 |
通过体系化路径推动课堂教学变革,解析人工智能技术适配教育场景的实践,结合典型案例展示个性化教学潜力,探讨技术依赖与伦理挑战,引导参训者辩证认知技术价值,实现教学创新。 |
专题八 |
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课堂教与学的创新 |
剖析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,通过理论解析、工具实操与案例融合,帮助教师利用AI定制教学方案,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兴趣,推动教学转型。在实践环节,教师分组设计AI教案并交流分享,探讨运用人工智能突破教学难点,实现创新优化。 |
专题九 |
AI赋能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|
聚焦人工智能在中小学课堂的实践,构建“认知-工具-场景-实践”进阶路径,结合政策解读与核心技术,推介多类AI教学工具,提供实操训练与实施方案,指导教师将AI技术嵌入教学全过程,通过案例剖析揭示AI在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价值,推动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。 |
专题十 |
教学资源智造工坊:AIGC赋能开发的全场景实战 |
聚焦AIGC赋能中小学教学资源全过程,通过“AIGC工具应用—教学场景实战—创新教学拓展”递进式教学,演示多模态资源生成工具在课前、课中、课后全场景应用,穿插各学科案例,揭示AIGC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逻辑,助力教师转型为“资源智造者”,实现教学效率提升与个性化创新。 |
专题十一 |
生成式AI赋课堂教学创新实践 |
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在中小学课堂的创新应用,旨在助力教师智慧化转型,推动教学智能化与个性化发展。通过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实验等多学科案例,提供AIGC工具的应用策略,帮助教师平衡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,促进课堂向高效、灵活、以人为本的方向变革。 |
专题十二 |
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用与实践 |
聚集如何利用生成式AI进行备课资料收集、教学设计优化、作业与测试出题、作业批改与反馈、课件制作以及教育管理,探索解决传统教育痛点,助力教师实现精准化教学与高效管理,为教师应用生成式AI提供基础思路与参考。 |
六、培训证书
培训结束将由主办单位颁发结业证书(可申请登记继续教育学分)。
七、培训联系
中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,自主定制培训专题,每个专题培训时长为半天(4课时)。
教师培训联系:陈老师18207712260。
- 上一篇:关于公布青少年编程技术应用测评通过人员…
- 下一篇:没有了!